孩子,我猥琐,我无能,我失控,所以送你去电击
Odilon Redon · Angel Executions
杨永信囚禁、电击、弄死弄残孩子的新闻,都审丑疲劳了,但不妨碍他继续干这勾当。
这几天,又有新闻说,这行业不仅仅只有杨永信在干,他还有不少同行,是个巨大的产业链。模式也大致相同:父母出钱,把“有网瘾”的孩子送到(或骗到)此类“学校”,囚禁、体罚、电击。
这类戒网瘾学校的危害,无法隐藏,是公开的信息。当家长决定把孩子交出去时,他们能够看到这些信息,但是,他们仍然把孩子送给杨永信们。他们可能在脑海里屏蔽了危害,但更可能是认为只有这些手段,才能救他们的孩子。
也就是说,在这条摧残产业链中,主凶是孩子的家长,没有他们交钱和授意,杨永信们并不会找他们孩子的麻烦。杨永信们只是最得力的帮凶。
残酷的暴力折磨,能不能制服孩子?
可以。
人的承受力有阈值,暴力一定能突破那个点,让你在生不如死的情况下,为了暂时缓解痛苦,接受任何不利于自己的要求。意志坚强的成年人都经不起酷刑,别说孩子了。
这些孩子表示不再上网,不再玩手机,感谢杨永信,热爱爸爸妈妈,是必然的。效果真是立竿见影。
在暴力中成长的孩子,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的,大概率落入两种结局:
一是被暴力彻底击垮,丧失自由意志,自卑畏缩,恐惧胆怯,心灵的死亡体现为极其温顺听话,再也不会违抗父母的命令。
二是要将承受的暴力转移出去,因为知道暴力的全流程,也比同龄人更具被凌虐的经验,他成为小暴力专家,善于用暴力解决纠纷、获得地位,他更容易成为校园流氓、街头混混及残暴的家长。
从自愿主义者的角度出发,囚禁体罚孩子的戒网瘾学校,就是犯罪集团。它们就是迷信暴力的家长呼唤出来的。这类学校今天全部取缔(但愿如此!),明天,这些家长们又会找到新方法虐待孩子。
降生在这些家庭的孩子,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,我只能说:祝好运。熬到能够独立,就赶快去养活自己。在此之前,由于处于绝对弱势,面临家长的暴力时,认怂,不要硬扛,万一被骗进戒网瘾学校,更要尽力配合,避免受伤,不要被弄傻弄废了。
父母容易当,门槛只是性成熟。
孩子成长却不易,除了金钱成本,还需要50000次亲吻,50000次拥抱,同一个道理1000次不同方式的交流,还要用不完的耐心,阳光氧气一样充分的爱,一同跋涉20年后,他才能健康、快乐、自食其力。
父母易当,孩子难长,这是生育领域永远的主要矛盾。
我不认为自由生育权应该受到管制,但我赞同那些受到虐待的孩子长大后不再理会他们的家长,只有对等惩罚也出现在家庭中,好父母才会多起来,坏父母才能够学会克制。
教育孩子很艰难,不让他接触电脑、手机,等于剥夺了他未来的发展机会,新一代技术,新一代人,都在这个平台上竞争。让他接触,就要有技巧、有毅力让他有纪律、有节制。
一个耳光当然能打服孩子,不过,这样对暴力上瘾的父母,怎么可能教会孩子自控?
当你有孩子时,就意味着你成长压力更大了。你要孩子有的品格,你都得有。
推荐:一个完美的教育模板